国家发展改革委1月13日发出通知,设定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控下限,当国内成品油价格挂靠的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低于每桶40美元时,国内成品油价格不再下调。因此,尽管国际市场上正在翻江倒海地折腾,但国内成品油价格已经出现四连停。
我国成品油价格实行政府定价,但只是规定了最高限价,因此,企业仍具有一定的定价灵活性。国内批发市场的市场化程度比较高,实际批发均价远低于政府设定的最高限价。而零售市场行情长期维持高位,与最高限价之间价差较小。
东方油气网监测,目前,一吨93号汽油社会批发均价比政府规定的批发最高限价低1887元,但零售均价比政府规定的零售最高限价仅低62元。在柴油方面,0号柴油社会批发均价与最高限价相差1508元,零售均价与最高限价相差200元。
石油以前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,在2008年之前国内还多次闹油荒。然而,到2015年,我国炼油行业产能过剩已达到2亿吨,供需格局几乎完全逆转。炼油产能过剩甚于钢铁,市场上到处都是油,去买油再也不用递条子、看脸子。所以批发价格已经非常市场化,且与国际油价走势联动紧密。
在零售市场,消费者大多是个人车主,这样散兵游勇对面加油站难有议价能力。大多数加油站都是按照国家规定的最高零售限价来卖给消费者。地段偏远的加油站或者民营油站打折的力度可能较大。
上海一位石油业内人士透露,在2007年、2008年的时候,很多民营加油站闹油荒,不得不将油站转手租给国有油企。而近年来供需格局改变,批发和零售环节出现高价差,加油站毛利率基本维持在20%以上,最高时曾接近40%。经营油站利润丰厚,油站资源变得奇货可居。
按照现行调价机制,下一周期成品油调价窗口将于3月28日24时打开,预计国内的成品油价格仍有可能再次不作调整,出现五连停,地炼的好日子有望持续更多时日。摘自东方网汽车频道报道《国际油价过山车式动荡 国内加油站依旧舒坦》